陕西大荔开展首台智能冬枣采摘机器人实地试验
中新网陕西大荔7月8日电 (杨英琦 王雯 王鑫)在陕西渭南大荔县两宜镇绿丰源家庭农场的陕西首台一座冬枣大棚内,研发人员正在操作一台冬枣采摘机器人。大荔冬枣地试只见机器人经过智能识别,开展发现成熟的采摘冬枣后,机械手臂稳稳地伸向冬枣,机器精准地夹住果实并迅速摘下,人实整个过程流畅娴熟。陕西首台
日前,大荔冬枣地试由深圳蓝侠机器人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联合研发的开展中国首台“蓝侠”智能冬枣采摘机器人在陕西大荔进行实地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采摘推动了科技成果向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机器转化,也将助推该县冬枣产业向更高质量、人实更加现代化的陕西首台方向迈进。
“此次我们要重点测试两方面:一是大荔冬枣地试机器人在不同光线、不同叶面遮挡和复杂背景下的开展果实识别准确度;二是机器人在不同路面条件下的自主运动规划能力等系列关键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教授王勃然介绍道。
“今年两会,AI技术成为焦点。这让我想到,能否用AI赋能机器人,解决大荔冬枣采摘的繁重体力劳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大荔县东城街道畅家村党总支书记马红丽就提到了大力发展机器人促进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经过深圳蓝侠机器人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半年多的联合研发攻坚,首台智能冬枣采摘机器人终于落地实验,让她感到特别欣慰和自豪。
“真没想到机器还能进枣园摘枣子,亲眼看到这场景真的震撼,科技的力量真了不起。我就住在附近,因为我们那边现在正发展黄花菜产业,要是冬枣能用机器人摘,那黄花菜采摘肯定也能实现。”家住苏村镇的李小亮听说有机器采摘实验,专程赶来现场观看。
据了解,“蓝侠”机器人通过多光谱成像技术及自主训练的人工智能视觉模型,具备复杂背景下识别枝叶遮挡隐蔽果实的能力,仿生型柔性多指夹爪可自适应果实形状及大小,多自由度协作机械臂搭配自研的手眼协同算法可灵活精准接近目标果实。经过试验,机器人单果采摘间隔在8秒左右、熟果抓取成功率接近85%、果实损伤率小于8%。另外,自主设计装配的多地形底盘车可自由移动于1至2垄间距的场地,这些特性都非常适合大荔县冬枣的精细化管理需求。
“目前,针对第二代样机,我们计划在未来2到3个月内,尽快实现其场景自适应性的改进。第三代样机的开发计划紧随其后,预计在未来6到8个月内完成。目前机器人是单臂作业,未来我们计划升级为配备多臂和多个摄像头的‘三头六臂’机器人形象,以大幅提升采摘效率。”王勃然表示,他们同时致力于降低产品成本,确保最终产品能为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和实用价值。(完)
(责任编辑:百科)
-
证券日报记者 陈 潇在房地产行业迈向新发展模式的关键阶段,代建业务作为轻资产转型的重要抓手,正快速成为房企的战略新方向。7月8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5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代建企业排行榜》。该榜单数据显 ...[详细]
-
中新社香港7月8日电 (记者 刘大炜)香港首届世界品牌大会8日下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会上,国际品牌科学院落户香港。据了解,国际品牌科学院由中国品牌建设的专家团队和香港工商界人士于两年前在香港注册 ...[详细]
-
中新网7月9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未来三天,台风“丹娜丝”将影响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雨量大,关注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市暴雨积涝,沿海地区防范大风影 ...[详细]
-
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记者 张尼)打开手机APP输入目的地,很快一辆自动驾驶乘用车就会行驶到乘客面前,上车后,车辆自动启动,将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这样的场景已经在北京等多个城市成为现实。快速发展的自 ...[详细]
-
中新网杭州7月8日电(曹丹)7月7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下称“大系”)工作座谈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共同回顾该项目20年来的编纂历程,并就“大系”后续工作展开讨论。现场发布 ...[详细]
-
中新社兰州7月8日电 题:海外客商中国“追风光” 兰洽会“扫货”新能源中新社记者 丁思和中国客商面对面交谈、在展馆观看中国多地新能源设备,来自也门的企业家奥特里(AL-OTHRI ALI AHMEO ...[详细]
-
立狮脑山巅,望太行云烟。那座座峰峦如同无言的丰碑,铭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峥嵘岁月、不朽功勋。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正在山西阳泉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百 ...[详细]
-
中新社北京7月9日电 阿克拉消息:加纳总统约翰·德拉马尼·马哈马当地时间8日宣布成立特别工作组,旨在打击长期困扰该国的非法采金和走私活动。此前,作为非洲第一大黄金生产国的加纳饱受非法采金和走私等活动困 ...[详细]
-
“聚焦可持续发展”“反对单边贸易限制措施”“携手捍卫多边主义”……当地时间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闭幕。峰会发布《里约热内卢宣言》,达成了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成果文件。 ...[详细]
-
新华社快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在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了比 ...[详细]